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怀念绿荫掩映的校园

来源:中学理科园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很多人都为自己受教于名校而骄傲、受业于名师而自豪,而我则从没有这样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自小到大既没有上过令人羡慕的名校,也没接触过学贯中西、名闻遐迩的名师。如果问

很多人都为自己受教于名校而骄傲、受业于名师而自豪,而我则从没有这样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自小到大既没有上过令人羡慕的名校,也没接触过学贯中西、名闻遐迩的名师。如果问我有什么东西曾给我留下既美好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上小学时校园里的绿色和浓荫。

在我看来,校园里如果没有绿色,就显得死气沉沉,会让人昏昏欲睡、索然无味,就是回忆也难以找到缘由。校园有了绿色,就生机勃勃,让树木伴随莘莘学子一起成长,那就有了诗情画意,可激起师生的无尽遐想。1983 年夏,我到复旦大学参加“当代文学讲习班”,就对校园里绿树成荫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这所大学也平添了不少好感。

我是20 世纪60 年代在村里的小学接受小学教育的。那是个只覆盖5个自然村,规模也很小的村小,全校只有100 多名学生、10 名教师。因为赶上“文革”,除了背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参加批斗会之外,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也荒废了许多时光,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我怀念的东西,唯一让我时常回想的,是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树掩映下的绿荫。

别看只是一所村小,教师水平有限,教育质量也不高,但要论绿化程度和校园整洁,它不逊于周边任何学校。这个村小校园很宽敞,比现在的许多小学都要大得多。校园四周是土壕围墙,围墙内的树木众多。学校只有一个大门,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任何材质的门,也没有任何遮挡物,所有人都能自由出入,但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别样的绿意。校园小路两侧,不仅挺立一株株高大的白杨,而且还排列整齐的榆树墙,正是这些白杨和榆树,将校园分割成几个单元,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校园显得整洁有序。

校园只有一排校舍,除了6 个年级的6 间教室外,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宿舍和库房,总共也就是10 间,每间房都不大。校舍前面,留有充足的活动场地,校舍后面则是篮球场和足球场,再后面一片土地就是学校勤工俭学的农田。所有这些,都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没有校舍前后由树木带来的浓密绿荫,人们真不知道它还是一所学校,还有什么令人留恋的地方。

正是校舍前后那片遮天蔽日的绿荫,为我们构建了尽情学习的乐园。每到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便走出教室,此时,世界显得分外明媚。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四周被晒得火热,这片宝地得天独厚、凉爽宜人,让人感到舒适惬意。

在绿荫下,男同学弹球、撞拐、打片寄、踢毽子,女同学跳绳、跳房子、丢手绢,玩得不亦乐乎。直到老师敲响“上课钟”,也就是一尺来长的铁轨,大家才意犹未尽快步跑进教室。

大概是在我上三年级时,有几位领导到校视察,对校园的绿化赞不绝口。当老师在上课时将这个情况告诉全班同学时,大家都高兴地鼓了掌。这个喜讯也着实让我和我的同学们自豪了好几天。

小学毕业前,同学们发现在校门的右侧盖了两间新房,就像钉了一个楔子,把校园的风貌破坏了。正在大家纷纷猜测时,校长宣布:学校将“戴帽子”在原地再建初中,这两间新房就是初中的教室,教师则从现有的小学老师中选拔。这样,我就很“荣幸”地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届初中生。

匆忙上马,又没有合格建材,两间新教室一交付使用就变成了危房。为了防止倒塌、断裂,教室里面便支起两根柱子,有位老师在上课时多次表示担心。谢天谢地,我们总算平安地从这里毕业,高中则要到公社(现在称乡)去读。

许多年以后,一次我回到故乡,自然要到曾经就读的学校寻踪。让我感到失望的是,我记忆中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不仅校舍重新翻建,不见了旧貌,我最在意的那些树木也不知何时“死于非命”。因为学生太少,整个校园显得很冷清,也难得看见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唯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见到了小学初中同班、高中同校的女同学,此时正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她说,原来“戴帽子”的初中,因为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后来就下马了。就连原来的公社高中也“降格”为乡级初中,且全乡只保留了一所初中。而我曾经就读的这个村小,这时只有几十个学生,其中的四年级因为学生太少而被撤,全班学生都转到外校借读了。

世事沧桑,人物皆非,令人感慨。一转眼,又是10 年过去,不知道我们曾经的校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看来,我只能在记忆中寻找昔日的那片绿荫了。

很多人都为自己受教于名校而骄傲、受业于名师而自豪,而我则从没有这样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自小到大既没有上过令人羡慕的名校,也没接触过学贯中西、名闻遐迩的名师。如果问我有什么东西曾给我留下既美好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上小学时校园里的绿色和浓荫。在我看来,校园里如果没有绿色,就显得死气沉沉,会让人昏昏欲睡、索然无味,就是回忆也难以找到缘由。校园有了绿色,就生机勃勃,让树木伴随莘莘学子一起成长,那就有了诗情画意,可激起师生的无尽遐想。1983 年夏,我到复旦大学参加“当代文学讲习班”,就对校园里绿树成荫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这所大学也平添了不少好感。我是20 世纪60 年代在村里的小学接受小学教育的。那是个只覆盖5个自然村,规模也很小的村小,全校只有100 多名学生、10 名教师。因为赶上“文革”,除了背语录、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参加批斗会之外,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也荒废了许多时光,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我怀念的东西,唯一让我时常回想的,是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树掩映下的绿荫。别看只是一所村小,教师水平有限,教育质量也不高,但要论绿化程度和校园整洁,它不逊于周边任何学校。这个村小校园很宽敞,比现在的许多小学都要大得多。校园四周是土壕围墙,围墙内的树木众多。学校只有一个大门,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任何材质的门,也没有任何遮挡物,所有人都能自由出入,但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别样的绿意。校园小路两侧,不仅挺立一株株高大的白杨,而且还排列整齐的榆树墙,正是这些白杨和榆树,将校园分割成几个单元,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校园显得整洁有序。校园只有一排校舍,除了6 个年级的6 间教室外,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宿舍和库房,总共也就是10 间,每间房都不大。校舍前面,留有充足的活动场地,校舍后面则是篮球场和足球场,再后面一片土地就是学校勤工俭学的农田。所有这些,都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没有校舍前后由树木带来的浓密绿荫,人们真不知道它还是一所学校,还有什么令人留恋的地方。正是校舍前后那片遮天蔽日的绿荫,为我们构建了尽情学习的乐园。每到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便走出教室,此时,世界显得分外明媚。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四周被晒得火热,这片宝地得天独厚、凉爽宜人,让人感到舒适惬意。在绿荫下,男同学弹球、撞拐、打片寄、踢毽子,女同学跳绳、跳房子、丢手绢,玩得不亦乐乎。直到老师敲响“上课钟”,也就是一尺来长的铁轨,大家才意犹未尽快步跑进教室。大概是在我上三年级时,有几位领导到校视察,对校园的绿化赞不绝口。当老师在上课时将这个情况告诉全班同学时,大家都高兴地鼓了掌。这个喜讯也着实让我和我的同学们自豪了好几天。小学毕业前,同学们发现在校门的右侧盖了两间新房,就像钉了一个楔子,把校园的风貌破坏了。正在大家纷纷猜测时,校长宣布:学校将“戴帽子”在原地再建初中,这两间新房就是初中的教室,教师则从现有的小学老师中选拔。这样,我就很“荣幸”地成为这所学校的第一届初中生。匆忙上马,又没有合格建材,两间新教室一交付使用就变成了危房。为了防止倒塌、断裂,教室里面便支起两根柱子,有位老师在上课时多次表示担心。谢天谢地,我们总算平安地从这里毕业,高中则要到公社(现在称乡)去读。许多年以后,一次我回到故乡,自然要到曾经就读的学校寻踪。让我感到失望的是,我记忆中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不仅校舍重新翻建,不见了旧貌,我最在意的那些树木也不知何时“死于非命”。因为学生太少,整个校园显得很冷清,也难得看见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唯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见到了小学初中同班、高中同校的女同学,此时正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她说,原来“戴帽子”的初中,因为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后来就下马了。就连原来的公社高中也“降格”为乡级初中,且全乡只保留了一所初中。而我曾经就读的这个村小,这时只有几十个学生,其中的四年级因为学生太少而被撤,全班学生都转到外校借读了。世事沧桑,人物皆非,令人感慨。一转眼,又是10 年过去,不知道我们曾经的校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看来,我只能在记忆中寻找昔日的那片绿荫了。

文章来源:《中学理科园地》 网址: http://www.zxlkyd.cn/qikandaodu/2021/0118/605.html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
下一篇:原来,她是爱我的

中学理科园地投稿 | 中学理科园地编辑部| 中学理科园地版面费 | 中学理科园地论文发表 | 中学理科园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理科园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