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理科园地》收稿方[05/28]
- · 《中学理科园地》投稿方[05/28]
- · 《中学理科园地》征稿要[05/28]
- · 《中学理科园地》刊物宗[05/28]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教学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有突出的学科特点,教学中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应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最初对计算机充满好奇,非常想学,随着教学内
信息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有突出的学科特点,教学中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应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最初对计算机充满好奇,非常想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难度随之增大,学生的兴趣日益减退,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增强学生信息技能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正在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推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入手。它是增强学生信息技能的基础,主要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掌握理论、锻炼技能的基础上,学生更多的创新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会被顺势激发出来。面对大量信息,学生必须有所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利的信息会被学生反复研究、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也会不断提高,有助于他们认清自己,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欢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活动之中,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信息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信息的理解及信息的特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发,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
在我国当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少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也必须在实践中才能逐渐养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数据计算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强调SUM、AVERAGE、MAX等常用函数,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理解也不到位,而让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反而很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这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造条件,也能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三)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锻炼操作技能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所学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和实践,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有关的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完课本知识后到学校的机房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体验,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获得学科核心素养。
(四)注重教学演示、加强同步操作
开设信息技术课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师采用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边讲解边操作示范,将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模仿和操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领会操作要领。
例如,在学习3D创新设计时,教师通过认真演示利用”E键+右键+S键”来制作水杯,如何对物体进行细分和环切;当看到设计的水杯后,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这时要鼓励学生去发挥创造,很快就会看到各种奇思妙的杯子,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设计的快乐中。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了操作兴趣,促进了相互交流,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学和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必须的,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多、更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以后的工作、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学理科园地》 网址: http://www.zxlkyd.cn/qikandaodu/2020/0827/431.html
上一篇:以德育人,促生成长 ——初中阶段德育渗透的
下一篇:五条绳子(组诗)